当前位置: 首页>>学生工作>>学生活动>>正文

从代码到童心:少儿编程课堂的双向奔赴
2025-07-09 09:22 文:王永杰/图:王祥 

当清晨的阳光洒在教室的键盘上,我面对的不仅是几十双好奇的眼睛,更是一颗颗等待被点燃的童心。从此前第一次教授少儿编程的紧张,在到孩子们专注记录的神情中悄然消散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妙的教学相长的感动。

志愿者王永杰为学生答疑解惑

从课堂到心田: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温度

这堂课教会我最深刻的,是教育从来不是单向的灌输。当抽象的编程概念被转化为“小熊上学”的日常场景,孩子们立即用“轮流值日”的比喻给予回应。这种思维的碰撞让冰冷的代码有了温度,也让教学变成了一场充满惊喜的对话。最令我动容的是,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改变小熊的运动方向,更赋予了程序情感——他们在笔记本上画下小熊的简笔画,写下“要让小熊顺利见到朋友”的童真愿望。

志愿者王永杰讲授编程入门课程

从模仿到创造:孩子们的编程突破

在实操环节,孩子们展现的创造力远超预期。从完成基础任务到自主设计五人版小熊过马路,从机械地拖动积木到为角色赋予个性,这些小小的突破让我看到,编程课真正珍贵的不只是技能的传授,而是探索精神的培养。当教室此起彼伏地响起"老师你看"的欢呼声时,我感受到的是知识在童心中生根发芽的喜悦。

志愿者王永杰与学生合照

教育的真谛:让每颗童心都长出翅膀

夕阳西下,空荡的教室里仍回荡着孩子们的笑声。这堂编程课留给我的思考远比想象中深刻:教育的真谛在于双向成长,孩子们用纯粹的热爱教会我,好的教学应该像编写程序一样——既要逻辑严谨,更要为想象力留出无限可能。在这个数字时代,我们播种的不仅是编程技能,更是一颗颗终将长成参天大树的梦想种子。




上一条:AI素养提升行动:南华大学计算机学院志愿者带领乡村儿童解锁AI新体验
下一条:从初始AI到贴近生活 ——南华大学志愿者与乡村儿童课堂感悟
关闭窗口
快速通道

地址:中国 湖南 衡阳 常胜西路     
雨母校区: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衡祁路228号南华大学雨母校区计算机学院     
电话:0734-8282473     邮编:421001

版权所有:南华大学计算机学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