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传承报国初心、厚植创新基因、激发创业意识,10月27-31日,计算机学院组织2024级和2025级学生走进校史馆,以“循校史·探创见”为主题开启沉浸式体验,从学校发展历程中解码南华精神中的创新创业精神内核。

“学校的创办本身就是一次敢闯敢试的创新实践!”在“应运而生·风雨兼程”展区,讲解员的介绍直击核心。上世纪五十年代末,南华大学为“发展新中国原子能事业”和“建立新中国自己的医学院校”而建,从零起步搭建专业体系;2000年合并组建并不断发展壮大,更是打破学科壁垒,率先探索“核+医+环保”的交叉融合发展路径。这些“从无到有、跨界破局”的发展历程,与计算机专业“从0到1”的创新逻辑异曲同工,让学子们深切感受到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。

学科成果展区内,在“国内首款自主知识产权肝癌诊断试盒”“核工业1/3管理技术骨干培养基地”等亮眼成就前,学子们驻足沉思,探究的焦点从成果本身延伸至创新背后的底层逻辑。这些突破源于学校师生始终“瞄准国家需求、服务社会发展、敢啃硬骨头”的坚守,更印证了创新从来不是空中楼阁,而是国家所需、靶向破题的务实探索,为计算机领域的创新与实践提供了鲜明指引。

此次“循校史・探创见”参观活动,不仅让2024级、2025级计算机学子触摸到了学校发展的历史脉络,更让“勤勉务实,甘于奉献,刚健自强,敢为人先”的南华精神真正融入南华人的血脉。计算机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,持续开展校史研学、科创沙龙等活动,推动南华人的创新精神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,引导青年学子把南华精神中的创新力量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,在数字时代的赛道上续写南华创新创业新篇章。
